我们是谁我们是一个使命驱动的组织,如果你对我们的使命有共鸣,那这将是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南京赫贤学校的使命宣言:作为打破教育边界的开拓者,南京赫贤志在成为全人教育的摇篮,培育植根中国、拥抱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和建设者。南京赫贤将:打造体验式、探究式的融合性双语课程营造合作包容的文化氛围,激发每一个人的内驱力和使命感创建充分连接本土与世界的学习资源中心一起共创未来1996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其行动纲领和总目标是:实现引领世界教育的目标,在设计和实施更加高效的教育系统方面成为领导者。2006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新加坡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未来学校”计划,鼓励学校扩大学习工具的边界和内涵,充分融合持续发展的高科技技术,以面对未来的挑战。2011年芬兰科技部及地方政府共同建立“Finnable2020”项目,尝试打破传统资源限制的创新性学习生态系统,在国内外推动基于未来技术的21世纪新学习环境的研究。2016年一次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作出《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的演讲。他的问题,也是环绕每一个关注教育发展工作者心头持续的问题-美国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而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曾作出这样的回答:“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发生变化。”教育变化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技术的变革,其次是教育模式的变革,最后是教育结构的变革。但是无论技术、模式、结构如何变革,教育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教育所承担的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不会改变。教育永远要把培养人的品格放在第一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在南京赫贤,我们把他们称作“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终生学习者和建设者”。我们在做什么一群逐梦的教育理想者过去五年,我们马不停蹄地在宁波、上海、北京、青岛四城五校落地我们的教育梦想,汇聚了数千名师生一起共建我们的理想家园。在取得初步成绩和认可的同时,我们不断地走在反思和学习的路上:如何搭建真正适合中国土壤的教育结构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如何平衡传统模式与制胜未来的创新需求当你闭上眼想象一所未来学校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以Ipad、甚至可穿戴电子设备取代原有的纸质材料还是多功能媒体和科技产品环绕的学习环境当3D打印机、互动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陆续进入教室后,我们发现基于技术的变革的局限性如此之大–当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侧重点没有发生变化时,使用电子智能产品并不比使用黑板高级到哪儿去。为了培养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终生学习者和建设者,我们需要吸引同样的你加入,和我们一起共创这个未来学校。在南京赫贤,我们相信除了老师,我们的每一位员工也同样可以影响教育的改变。无边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组织内部,意味着我们想打破部门墙,打造一个透明公开的环境,让不同背景的创意精英一起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组织外部,我们希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平台、社区的资源中心,与各位志同道合的教育人一起交流心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是如何工作的在这里,战略不是老板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大家一起自下而上讨论出来的;只要你对战略有想法、有意愿,无论你的背景如何,我们都鼓励你加入其中,和团队一起将战略落地在这里,岗位说明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你自己定义的;你愿意且有能力承担什么,你的岗位职责就是什么;因为我们相信你的职业发展通道应该自己去定义在这里,领导不是通过头衔和职级赋予的,而是通过创意和勇气。如果你看到的一个待改进的问题,你也同时获得了一个领导项目的机会,因为我们相信,提出问题的人也应该是解决问题的人在这里,没有复杂的层级和部门,有的是一个高度扁平化、无边界的孵化平台;跨界的项目每天都在发生,迭代无时不在。我们庆祝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我们可以更聪明的开始下一次尝试如果你:厌倦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有一腔热情待挥洒拥有好奇心、相信终生成长、心中充满爱最重要的,对教育有想法、有能力并且有意愿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好,助力教育发生改变相信改变世界的力量不只来自大牛,也来自无数热爱生活的普罗大众希望拥有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独特的经历、一场创业的冒险、一次对于初心的坚持、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一份值得托付的事业我们热烈欢迎你加入我们,一起奔跑,奔向面向未来的教育!